42

中津川是遊妻籠宿和馬籠宿很好的據點

中津川站前的3號巴士月台就有北惠那巴士可前往馬籠宿

從中津川搭巴士到馬籠只要25分鐘,不過班次一小時一班,要看好時間

馬籠宿入口附近的里程碑

下車後往前走300公尺到觀光案內所拿地圖

馬籠宿歷史說明

觀光案內所拿的地圖,照著走很清楚

沿途遇到相當多老外

少見的坡道宿場,一路爬升,一定要穿好走的鞋


兩側石垣及石板路採用木曾石及御影石,十分有特色,主要功用是不讓土壤流失

江戶時代初期都會在宿場出入口設置「枡形」以利防禦,馬籠宿南側入口處也可看到「枡形」(日文念作masu)道路結構,
刻意將道路彎成直角設計,一來敵軍進入時無法一眼看清村子內部,二來可預留伏兵且較不易通行

隨著現代化,為追求交通便利,馬籠宿「枡形」已在明治年間改建為比較好走,不過仍可從某些角度看出曾有「枡形」設計

由於曾經發生2次大火,除了中央石造階梯與「枡形」隘口外,皆為復原重建

除了枡形之外,「水車」也是宿場另一大特點。馬籠宿這台「水車」,不僅是打卡熱門景點,還兼具水力發電功能


石板路上近90度的陡坡、陡峭的樓梯等,可看出曾有「枡形」設計

沿著全長約600公尺的石板路緩緩前行,兩側民宅、旅館、土產店林立,讓人有種彷彿穿越時空的感覺

貫穿南北的整條石板街道沿著山坡而建

馬籠宿的建築保留濃濃古老江戶風,但這些建築並非當時建物,在1895年及1915年兩次大火中,所有歷史建築全數焚毀,
如今看到的是復原後的建物



目前馬籠宿有8間傳統旅宿,老字號「旅人御宿但馬屋」位於街道中心位置

和果子店


土產店還販售如往昔旅人用的草帽、草編鞋


古意盎然的木製用品店


漫步在洋溢古老風情與山間景致的石板路上,令人心曠神怡

復古風郵局


越往高處景物越美,能見到木曾山美麗山景


島崎藤村於1872年誕生於馬籠宿島崎家,島崎家同時擔任本陣、莊屋及問屋
藤村紀念館是島崎藤村的故居(馬籠宿本陣舊址),已被認定為日本遺產
島崎藤村出生於馬籠宿島崎家(1872年),當年島崎家是擔任本陣與經營驛站和商品批發的名門望族,後來在島崎出生地成立「藤村紀念館」文學館,館內珍藏其名作《黎明前》手稿及6000餘件珍貴文獻。

大黑屋茶房,可在這裡品嚐著名栗子飯等當地特產



馬籠脇本陣史料館,展示木曾路獨特文化與制度的史料

販售馬籠名物糰子型五平餅






沿著石板路一直往上走,來到馬籠宿最高處:陣場上觀景台(馬籠見晴台)

在這個制高點,可以欣賞廣袤山景,包括木曾山脈最南部的惠那山(2192m)


優美的山林風景,非常推薦到此


從見晴台往前走就進入舊中山道,可一路通往妻籠宿,馬籠宿到妻籠宿大約8Km,徒步單趟約3小時,
途中會經過標高801公尺的馬籠峠、男滝、女滝及大妻籠宿等地

見晴台可見數個俳句紀念碑



處處可見古意優雅的畫面




看到水車代表快回到出口處了

入口處附近的馬籠館是這最大的土產店

馬籠館旁有休息處,等巴士時在這裡把帶來的食物解決

馬籠宿逛了2小時,其實另一邊還有馬籠城跡、正岡子規紀念碑沒去,不過我們要趕回名古屋,以後有機會再訪
「木曾路盡在群山之中。」—島崎藤村小說《黎明前》(夜明け前)
日本文豪島崎藤村出身馬籠宿,在其小說中對故鄉風情、人物多有著墨。正如他筆下所描繪,木曾路橫貫長野縣及岐阜縣山岳地帶,險峻重重。馬籠宿更是罕見的坡道宿場,貫穿南北的整條石板街道沿著地勢陡峭的山坡而建,又有「坡道宿場」之稱。
岐阜縣馬籠宿(第43番宿場)與隣近的長野縣妻籠宿(第42番宿場)同為木曾路最具代表性的宿場,也是信濃國木曾11宿中最南的一個。經過數次祝融之災摧殘,現在的馬籠宿除了石畳和枡形之外,其餘都是按照江戶時代原貌復原而成,妥善的復原讓馬籠宿躍升為國際熱門景點,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絡繹不絕。
逛完妻籠宿回到中津川住一晚,第二天早上到中津川站前的3號巴士月台,搭9:55北惠那巴士前往馬籠宿,巴士大客滿,好多老外!!車行25分鐘,10:20抵達馬籠駅,北惠那巴士時刻表在此。沿著全長約600公尺的石板路緩緩前行,兩側民宅、旅館、茶屋、土產店等傳統建築林立,彷彿穿越時空回到江戶時代。












刻意將道路彎成直角設計,一來敵軍進入時無法一眼看清村子內部,二來可預留伏兵且較不易通行








如今看到的是復原後的建物















藤村紀念館是島崎藤村的故居(馬籠宿本陣舊址),已被認定為日本遺產
島崎藤村出生於馬籠宿島崎家(1872年),當年島崎家是擔任本陣與經營驛站和商品批發的名門望族,後來在島崎出生地成立「藤村紀念館」文學館,館內珍藏其名作《黎明前》手稿及6000餘件珍貴文獻。
















途中會經過標高801公尺的馬籠峠、男滝、女滝及大妻籠宿等地










